電蓄熱空調是利用夜間低谷低價電力電鍋爐制熱,制取的熱量以熱水的形式儲存在蓄熱裝置中,白天將所儲存熱量釋放出來向空調末端供熱。
電蓄熱空調
具有穩定的供熱能力,有如下特點:
① 利用蓄能技術移峰填谷,平衡電網負荷,提高電廠發電設備的利用率,降低電廠、電網的運行成本,節約電廠、電網的基礎建設投入。
② 利用峰谷荷電價差,大大減少空調年運行費。
③ 使用靈活,過渡季節、節假日或者下班后部分辦公室使用空調可由蓄熱定量提供,無需開機組,節能效果明顯,運行費用大大降低。
④ 具有應急功能,提高空調系統的可靠性。
⑤ 自動化程度高,可以作到無人值守,根據空調的變化實時跟蹤,需要多少冷量供多少,不會出現大馬拉小車的狀況,節能明顯。
風冷熱泵空調系統
風冷熱泵是靠室外空氣來冷卻的一種空調形式,其制冷和供暖的性能與室外環境溫度密切相關,它有如下特點:
① 冷熱一體,不需要另外配置熱源。
② 在不考慮其對建筑外觀的影響和機組運行振動影響時,可以將機組放置于屋頂,不需要專門的空調機房。在小面積無冷凍機房的建筑比較適合。
③ 空氣冷卻,不需配置冷卻塔。
④ 靠空氣冷卻,制冷、制熱性能與室外環境溫度密切相關,造成性能不穩定。夏季室外溫度較高、需冷量較多時,其制冷能力變差;冬季室外溫度較低、需供熱較多時,其供熱能力變差。冬季需要采取特定的除霜手段,影響了制熱效果;供熱溫度低,使室內的溫度在天冷時達不到要求。
⑤ 靠空氣冷卻,制冷效率低(名義COP低于3.2,實際運行一般為2.5左右),運行費用高。
⑥ 因機組放于室外靠風冷卻,時間長了冷凝器上結滿灰塵,極大的影響了換熱效率,機組運行效率下降,制冷量也急劇下降,一般3年后需重新考核其制冷能力,進行相應處理,有時甚至需加配機組。
⑦ 機組選型時需考慮環境對系統的影響,需要增大配置,投資增加,投資為幾種空調形式中最高。
⑧ 效率低,總用電負荷大,增加了常規空調系統本身就較大的變壓器配電容量,配電設施費高,且需繳納較多的電力貼費和電力施工費。
⑨ 由于機組放置于室外,運行、管理、維護難度大,機組容易損壞,維修工作量大。
⑩ 過渡季節,需冷量或熱量減少時,其制冷或制熱能力卻達到最高水平,大馬拉小車,形成浪費,也增加了運行費用。